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防减救办明电〔202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的异常性、频繁性、极端性进一步加剧,多年不遇、突破极值等情况有常态化趋势,尤其是近年来桥梁垮塌、高速公路塌方、山体滑坡、暴雨洪水等导致的群死群伤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就进一步排查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作出重要指示。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旨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聚焦排查群众身边的灾害隐患,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突出涉灾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组织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推动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群众、落到基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立足灾害风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深刻汲取灾害教训,科学把握自然灾害防治规律,强化对各类灾害隐患的排查评估和动态监测,落实落细防范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广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和科普宣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将其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内容,对新调整上任的干部及时开展专题培训,让他们了解防灾减灾救灾职责,丰富更新知识体系,增强应急处突能力。抓紧抓实基层培训,突出灾害信息员、护林员、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员、社区网格员、社会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等基层重点培训对象,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强化灾害信息报送、隐患辨识、避险转移等实务培训,提高灾害“早排查”“早预警”“早行动”能力。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办好《全民安全公开课》,组织开展“应急有我 安全同行”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普及公众普遍关心的防暴雨洪涝、防地震、防溺水、火灾逃生、急救等知识技能;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分众化、差异化宣传教育。拓展科普宣传教育载体,推动青少年宫、文化场所、科技场馆、博物馆等增加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内容,利用安全教育体验馆、消防体验馆、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安全文化长廊、灾害遗址公园等,开展科普展览、科普作品比赛、安全知识讲座以及体验式应急场景模拟等活动;依托乡镇(街道)基层组织,推动防灾减灾科普“五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扩大公益宣传。注重提升效果,各地区和各行业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举办一批示范性活动、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科普精品,有效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抓实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涉灾隐患,组织排查整治。突出排查重点,深入推进水利、交通、市政、农业、森林草原等重点领域涉灾安全风险排查评估,突出山洪灾害危险区、城市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风险区、森林草原高火险区等重点区域,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尾矿库、病险水库、江河堤防、涵闸泵站、蓄洪圩垸、桥涵隧道等重点部位,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处置。重点排查极端灾害条件下是否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突出风险,有关部门单位监测巡查、识别评估的责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灾害风险防控机制、各类应急预案是否完备有效。推动专业技术力量向基层下沉,对隐患排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配备专业仪器设备,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依托基层网格化管理,指导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深入开展燃气、消防、电动车充电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涉灾安全风险排查,切实落实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政策,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群众参与隐患发现、排查与监督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排查,完善隐患排查整治责任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救援救助机制,提高灾害风险防范应对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四、突出基层一线强化应急演练和应急准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灾害隐患排查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急预案,指导推动基层单位组织有效管用的应急演练,磨合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高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成员单位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灾害高风险区、灾害多发易发区的重点防灾单位、中小学校、乡镇和村组结合实际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根据灾害形势变化,在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精准预置物资装备和力量队伍,做好人员搜救、工程救援、医疗救治等各类应急处突力量准备,尤其要向基层末端聚焦发力,指导督促因地制宜配齐配强先期处置力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在高风险偏远地区配备卫星电话等应急保底通信装备。强化应急值班值守,针对重要风险点和高风险区段,落实灾害隐患巡查盯守人员,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快速高效处置。各类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对灾害易发地区和重大危险源做到心中有数,优化应急响应快速处置、指挥调度等机制,加强实战演练和现场指挥,做到高效、安全、科学施救。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各级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最大化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各有关行业领域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要与已经部署开展的相关工作有效衔接,强化专家指导服务向基层一线倾斜,确保取得实效。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节俭办事、杜绝浪费,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4月11日